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茶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坚持“党委定向、政府施策、支部引领”,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党委定向筑牢“强堡垒”
镇党委坚持“生态立镇、基础强镇、产业富镇、茶旅新镇”思路,制定“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发展规划,以东旭生态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沿蒿坪河七堰、正义、二联、粮茶、大竹园社区,组建“茶旅产业联盟党委”,按照“一镇一业”思路,打好红色党建、绿色发展“两张牌”。主动对接上级组织、农业、交通、金融等部门,争取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夯实茶产业发展根基;着力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推动三产融合。东旭茶庄入选陕西特色魅力田园名单,龙头湾茶旅漫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政府施策激活“全要素”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挖掘整理茶文化,发展茶艺、茶道、茶宴、茶事、茶俗,不断提升富硒茶产业文化内涵。坚持以茶旅融合为抓手,做优服务保障体系,新建高标准茶庄园2家、景观6处、停车场3个、旅游专线9.2公里,形成一河两岸十里茶花果长廊景观带,让游客有美景可看、有美食可品、有美物可带,沉浸式体验“茶香更知春味长”的田园风光。锚定“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目标,以“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常态开展蒿坪河生态治理、人居环境整治,今年以来,综合行政执法制止违法行为15次,下达责令整改违法告知书3件,执法立案3起,处罚金额4000元;实施2公里绿化亮化工程,新修旅游公厕2处、生态广场1处、休闲步道1200米,安装路灯82盏,抓好村居风貌管控,打造名副其实的“茶旅新镇”。按照“管理运营、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茶叶品质”四统一标准化管理,“蒿河银梭”牌银针、红茶等产品被国家纳入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在国际、国内各类茶叶评比大赛中斩获多个金奖、特别奖,显著提升品牌知名度,为茶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支部夯基延链“新动能”
定期召开“联盟党委议事会”,解决土地流转、贷款融资、技术推广等难题。通过“企业引领、支部示范、大户带动、农户参与”方式,引导茶企采取合股经营、代加工合作等方式“强强联合”,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培育经营主体18家,建成集中连片3500亩“陕茶一号”高标准生产基地,全镇茶园总面积达17500亩,实现人均一亩茶目标。坚持以研学为载体,依托正义茶庄、东旭茶庄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围绕千亩茶园、研学楼等阵地,开发文化体验、知识讲堂、农耕体验、茶宴品尝、素质拓展等活动,打造集研学旅行、户外拓展、传承文化为一体和美乡村游,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干群携手共享产业发展“新成果”,绘就“蒿坪河画廊、茶花大竹园”的产业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