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离你更近的信息 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您的位置:首页>潮评

破除“鞭打快牛”困局 让实干者更有奔头

  • |
来源:和谐陕西网 作者:孙悦 发布时间:2025-10-17 14:55:02

  “能者多劳”本是对能力突出者的褒奖,但在一些机关单位中,却逐渐演变为“能者过劳”的“鞭打快牛”现象。干活越勤快,任务叠加越多;能力越突出,被分配的“硬骨头”也越多。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部分工作投入度不高的员工反而负担较轻。这种“忙闲不均”的状态,不仅挫伤了实干者的积极性,更可能影响机关的整体效能与工作氛围。如何有效破解这一难题,让实干者既有“干头”更有“奔头”,已成为提升现代机关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课题。


  “鞭打快牛”现象若长期存在,可能引发“三重伤害”。一是伤害实干者个体,持续的高强度工作,易使“快牛”身心俱疲,热情消退,甚至在职业生涯初期就陷入职业倦怠,最终可能导致人才流失或“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二是影响单位内部生态,若“多劳”未与“多得”合理匹配,不仅挫伤积极性,也可能助长“躺平”心态,破坏团队协作与公平氛围。三是制约机关长远发展,年轻干部是组织的新鲜血液,人力资源若长期配置失衡,将削弱整体协同效率,抑制创新活力的迸发。正视这些潜在风险,是推动改进的第一步。


  破解“鞭打快牛”困局,关键在于构建更加科学、公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要优化考核评价,用好“指挥棒”。应进一步完善实绩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工作数量、质量、难度和成效,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奖励等紧密挂钩,真正让实干者得到应有回报,激发全员工作动力。


  二要强化过程管理,推动任务分配合理化。领导干部应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借助工作台账、责任清单等方式,实现任务透明分配、动态调整,从源头上防止负担“畸轻畸重”,确保人岗相适、人责匹配。


  三要培育担当文化,营造共同奋进的机关氛围。制度是基础,文化是引领。要在单位内部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通过营造“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性环境,带动“慢牛”提速,激励“快牛”奋蹄。


  归根结底,破除“鞭打快牛”现象,不是否定奉献与担当,而是为了建立更可持续、更有效能的组织生态。唯有让每一名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付出被看见、被认可、被回报,我们才能凝聚更强合力,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孙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顾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