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山书院里的一抹新绿
眼下已是深秋九月末,放眼乔山塬畔,条播的麦苗正在盘根分蘖,绿茵茵,油汪汪,诗行般写满大地。柿子树的叶子全落了,红艳艳的柿子密麻麻挂满枝梢。一条水泥路,宽敞平坦,路两旁的野菊花开得正盛,白的,黄的,浅蓝的,淡红的,争奇斗艳,装扮得道路像一条粗壮的长青藤,不知疲倦的贪长着,延伸着,爬上缓坡奔往乔山。沿路的村庄,像结在长青藤上硕大的瓜,点缀在大地上。
我们乘坐的汽车从县城出发,一路朝北,路过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村庄,沿缓坡上到乔山半腰,来到原黄堆乡东窑村所在地。雨后初晴,丽日高照,沐浴在阳光下的东窑村,分外爽朗清馨,朝北看乔山为屏,高高低低的山峰东西排列,巍峨挺拔,在湛蓝天空的衬托下,墨绿的山峰高低起伏,形成一道波浪般优美的曲线,勾勒出蓝天与绿地的分界,朝南望一马平川,一览无余,平川上五光十色的景物尽收眼底,收回目光看身旁,这里有一座兴建恢复于唐代的寺院,名曰孔雀寺,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景点,与孔雀寺紧相连的是新筹建起的美山书院,竹笋般破土露面,更为深秋增添一抹新绿,格外鲜艳,格外显眼,格外喜庆,格外迷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在这新建起的美山书院参加活动。
我们是应美山书院韩星海理事长之邀,来参加书院组织的落实中央“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的文化交流座谈会。车一到门口,韩理事长就迎出来招呼我们,同行的不少人是第一次来,看到这初具规模的书院,看着这满院的布局陈设,置身其中,感受到这里浓郁的文化氛围,满眼新奇,啧啧称赞,急不可耐的参观浏览,韩先生历数家珍,一一介绍,参观完毕,这才进入会场转入正题。
说起来,我与理事长星海的交往可谓深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扶风县文化馆举办业余文学创作培训班,那时学员多,住处少,馆里拉麦草打地铺,供学员住宿,我与星海就是在麦草铺里结识的,感情很深。以后他去宝鸡、西安发展,我进了乡文化站,后又调到县文化馆,他却在古城西安发展的风生水起,成为陕西茶人联谊会会长,专门研究茶文化与陕西茶事,陆陆续续出版了《苦乐年华》《星海一粟》《黄土地上的足迹》《陕西茶人论道》《紫阳富硒茶文化》等专著;负责主编了《羌州茶志》《陕西茶人交流》期刊,我陆续收到他寄来的十多部专著和期刊,他在《陕西茶人交流》上举办征文活动,我发给他一篇散文《杯中茶叶》,还有幸获奖。这多年来,我们虽然很少见面,但始终保持联系,我林林总总收到他寄来的书刊就有厚厚的一摞子,他平日的工作流程我不清楚,单凭我收到的这些专著和期刊,我就能猜想到他有多么勤奋,多么执着,多么专注,多么敬业!对我也无形的产生影响与督促,提醒我不可懈怠。
星移斗转,岁月不居,一转眼,我们都老了,我已退休十多年,星海今年也退休了,按说,他已功成名就了,心满意足了,要名,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茶叶审评技师,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会长,且著作颇丰,影响很大,要利,猜想他也不愁吃穿用度吧,他完全可以坐享安逸,打打麻将,练练太极,谈天说地,乐此不疲,可他,虽离家乡而恋家乡,虽退休而不褪色,退休后一头扎到家乡怀里,创建美山书院,便是他退休后为家乡栽植的一株新苗,增添的一抹新绿!人活在世上,不论年轻年老,总得有向往,有情怀,有抱负,有作为,星海就是这样的人,筹建美山书院,就是他退休后为家乡做奉献的新起点。
而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他首先引领大家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中宣部等七部门《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美山书院的成立,就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为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做贡献。就这个主旨,星海启发大家深入思考,献计献策,发热放光,有所作为。
大概是因为在座的我与老周年龄最长,星海点名要我和老周先发言,老周推让我先说,星海特别叮嘱我,之所以邀我来,是有用意的,今后书院要举办文学创作培训讲座,想让我为学员培训讲课,传授写作知识技巧,一石激起涟漪,让我回想起五年前在宝鸡市文联为获奖者颁奖时,市文联副主席赵会科老师握住我手,叮嘱我保重身体,在健康许可的情况下,注意培养年轻人,把您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这番叮嘱常在我心里盘旋着,可我却只应邀为江山网荷塘月色社讲过两次小戏小品写作课,为县作协讲过一次课,除此之外,再无机会。而今天座谈会上星海这么一说,让我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我以前就是写散文起步的,曾先后在《农民日报》《中国技术监督报》《陕西日报》《百花》《艺术界》《陕西社会文化》《宝鸡日报》《女友》《三月风》等30多家主流媒体上发表过散文作品,还出过一本散文集,之后又写故事,写快板快书,写戏剧,现在有星海建立的美山书院这个平台,我可以按照书院的安排,陆续把这些方面的知识技巧,一一说出来,也算是我为美山书院尽一份力,也能完成市文联领导对我嘱托的厚望,在这个平台为家乡做点微不足道的有益事,所以当星海对我叮嘱的时候,我愉快地一口应承了。
“且看千丈树,原是手中枝”,美山书院这株新苗的破土呈现,正当其时,家乡需要你,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你,不难想象,美山书院这株新苗,迎合时代脉动,适应群众需求,这株新苗必能长成参天大树,必会为家乡的发展繁荣增色添彩!
扶风古有贤山书院,贤山晚照为扶风八景之一,但愿我们的美山书院,也能为家乡扶风的发展繁荣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吕松柏)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9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