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西京学院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治理体系建设。西京学院牢牢把握民办教育的政治属性,将党的全面领导深度融入治理体系。一是修订章程明确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法规范党委会、董事会、校委会的职权范围和议事决策规则;完善群团组织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制与制度,健全“校党委政治把关、董事会依法决策、校行政照章执行、师生员工民主监督”的治理体系。二是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实现教师党支部党建与学术“双带头”和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成人成才“双引领”。三是校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参与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谈话等环节,健全“校党委、基层党委、基层党支部”职责清单制度,探索建立校院两级干部队伍“任前民主测评、任中述职评价、任期届满轮岗、离任责任审计”的岗位评聘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四是探索实践工作部署到位、动态管理到位、提质增效到位,强化政治担当、强化组织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督考核、强化资源保障,促进示范引领、促进质效提升的“三到位五强化两促进”双创模式,培育2个全国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2个省级党建“双创”标杆院系,5个省级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获评首批省级党建示范高校。五是制定实施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董事长担任校长,将校领导、中层干部、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全体党员纳入培训范围,设置党的创新理论、党性修养等4类32学时/年的培训内容,实施干部教师轮训制度。六是构建“校党委—基层党委—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考核体系,将组织建设规范、作用发挥成效与干部选拔任用、资源配置、绩效奖励、经费支持挂钩,把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落到实处。
坚持思想政治引领,立德铸魂培育时代新人。西京学院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一是党政联合制定《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十四条措施为保障,切实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以智能制造为牵引的工科专业群、以审计学会计学为引领的经济管理专业群、以视觉传达设计为轴心的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群,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三是突出“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人才培养特色,实施思政示范课和精品重点课“双百工程”,构建起涵盖“一流课程、思政示范、一师一优”三种类别和“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五种模式的课程体系。四是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价值引领、优势成长”学生发展理念,以“课程+实训+实践”为抓手,建立“学院+书院+孵化”育人空间,形成“创意、创造、创新、创业”相融合的教育生态。五是发挥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引领作用和校内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馆、史沫特莱展等阵地育人功能,推行“六馆一中心+主题班(团)会”融合思政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近三年,培育“中央惠农政策百村墙绘”等省级以上优秀社会实践团队24支;毕业生赴西部就业达11331人,其中服务乡村振兴一线占比15.95%。
党建与业务融合,增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西京学院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一是围绕“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深化“一融双高”建设,构建“党建+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四维驱动模式,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教研室上,为团队把好科研和教研方向,推动党建与业务实现双提升。二是制定实施党员作风建设“十条措施”,引导党员践行“六个争先”,在关键教学科研岗位、管理服务窗口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383个、建设单位46个,实现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先锋、困难面前有党员。三是党政联合制定《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国家与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以科技“三项改革”为突破点,依托19个省级科研平台组建党员攻关突击队,打造“人才特区”,推动科研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奔赴”。党员团队在可控中子源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填补国内空白;研发的可切换智能液晶显示器实现国内首创并成功转化。“工程科学”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张善文和冯祥波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6个专业入选软科排行榜,智能交互设计专业全国排名跃升至第7位。四是发挥党建工作把准方向、整合资源、支持保障作用,引领科研工作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统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近四年成功转化项目101项,实现经济效益3145.79万元,在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评估中获评A等。
党旗引领方向,奋斗谱写新篇。在31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深刻认识到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民办高校百年传承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向未来,学校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作出贡献。(弓世锋 尚磊/文 李浩伟/图)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925号